8句讓人虎躯一震的英式禮貌用語,裡面全是人情世故

人情味爆棚的8句英式禮貌用語

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。曾幾何時,有一股思潮批評中國人活得太累,認為相較於西方社會,我們太講「人情世故」。這個觀點,隨著外語學習人口的擴大、社群媒體的普及,如今已成為時代的註腳。

若論人情世故,西方其實更花俏。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英式禮貌與委婉表達的常見句型,保證你看完之後恍然大悟,再與外國人交流時,就能識破他們的「套路」。

☕ How are you

先來看這句: “Hi, how are you?”

許多人學英文可能就是從這句開始的,或許以為對方是在關心你的近況,但其實這只是一句寒暄,就像我們遇到不太熟的人時點個頭一樣。你只需簡單回一句:“Good, thanks.”

本質上,“Hi, how are you” 絕不是要你掏心掏肺的社交開場白。

另一個常見回答是: “I’m fine, thanks.”

這句話幾乎成了條件反射般的標準回答。但說這句話的人,聽起來真的開心嗎?在當今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,也許潛意識裡是在說:「我還活著,還撐得住。」

對於家人、朋友、閨蜜、死黨這類親密關係,這種客氣的 “Hi, how are you?” 就完全不適用了。取而代之的是更私人的、甚至有點「粗魯」的問候方式:

最隨意:

  • “Hey!” / “Hey you!” — 一個燦爛笑容的 “Hey!” 勝過千言萬語。
  • “What’s up?” / “Sup?” — 最經典、最常用的隨意問候,相當於中文的「怎樣啦?」或「在幹嘛?」。
  • “How’s it going?” — 比 “How are you?” 隨意得多,期待的不是標準答案,而是真實的近況。

關切的問候:

  • “How are you doing?” — 語氣更真誠,表示我真的想知道你過得如何。
  • “How have you been?” — 特別適合一陣子沒見的朋友,意思是「這段時間你過得怎樣?」
  • “Everything alright?” / “You alright?” — 英式英語中非常典型的日常問候,熟人之間使用頻率極高,並不是真的覺得你出了什麼事。

愛意或調侃的問候:

  • “Long time, no see!” — 「好久不見!」通常伴隨擁抱。
  • “Look what the cat dragged in!” — 開玩笑的說法,意思是「哎呀,什麼風把你吹來了?」
  • 對家人,尤其是孩子,可能會說:“How’s my favorite person?”(我最愛的人最近怎樣啦?)

回答方式也會完全不同:

A: “Hey! What’s up?” B: “Ugh, so busy with work. But I just booked a holiday, so I’m surviving! You?” (唉,工作忙到爆。不過我剛訂了假期,還撐得住!你呢?)

A: “How’s it going?” B: “Can’t complain! Just been chasing the kids around all day. What about you?” (還行啦!就是整天追著孩子跑。你呢?)

所以下次見到死黨,就別再用那種禮貌而疏離的 “Hi, how are you?” 了,試試更地道的 “Hey! What’s up?” 吧!

☕ Grab a coffee

這句話在華人社交場合也常聽到:

  • 「有空一定要喝一杯!」
  • 「說好了喔,下週定個時間,我帶酒!」

結果,八輩子也不一定再見到這個人。

在英國,“We should grab a coffee sometime”“Let’s meet up soon”,然後得到經典回覆 “Let’s do that”——劇透警告:這杯咖啡大概率是喝不到了。

這是一種禮貌的社交方式,通常用來結束對話:

“Oh, I’ve got to go, but we should grab a coffee sometime.”

這句話既表達了好感,又能優雅抽身,完全不包含任何承諾,不會出現 “I’ll call you” 或 “Let’s arrange a date” 這類具體安排。

夠紳士吧?

但如果對方說的是:“Do you want to go for a drink?”,那你可得注意了——這絕不止 one drink 的事。請務必冷靜、客觀、淡定。

⚠️ No offence but…

現在來深入探討英式禮貌的藝術。首先是經典開場:

  • “No offence but…”
  • 更正式的版本是 “With all due respect”

這些短語就像警示燈——接下來的話可能不太好聽。

“No offence, but your presentation might need a little bit of work.” (無意冒犯,但你的簡報可能還需要再加把勁。)

這種說法既暗示「或許該重做一遍」,又小心翼翼地維護對方脆弱的自尊心。

也可以用於玩笑或反諷。英國人確實熱愛諷刺:

當有人遞給你一個像被火烤了一整天的漢堡時,你可能會低聲說: “No offence, but this burger could use a bit more ketchup.”

更正式的版本:

“With all due respect, I believe that this strategy may lead us away from our main objectives. Have we considere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is approach?” (恕我直言,我認為這個策略可能會讓我們偏離主要目標。我們是否考慮過相關風險?)

🧤 With all due respect

當有人以 “With all due respect” 開頭,相當於在職場上說:「準備好,我要提出反對意見了。」

這就像在準備狠狠打耳光前,先戴上天鵝絨手套。

“Are you using a map or just wandering around hoping to bump into success?” (你是有地圖還是只是亂走希望撞上成功?)

“Have we considered the potential risks?” (我們有考慮過潛在風險嗎?)

這是靈魂拷問:大家是沒看到眼前的冰山,還是都忙著在泰坦尼克號上調整座椅?

🙇 It’s probably my fault.

“Oh, no worries. It’s probably my fault.”

這是轉移話題與維持禮貌的典範之作,哪怕明知不是自己的錯。這是化解尷尬、維持和諧的方式——既不推卸責任,也不追究對錯。

🤷 Maybe we could

“Maybe we could, yeah. I’ll let you know.”

真實意思是:「其實不太想去,但不想直接拒絕傷感情。」

😬 I’m afraid…

當句子以 “I’m afraid…” 開頭時,請準備好接受壞消息。

“Sorry” 這個詞含義豐富,既可能真心致歉,也可能只是在擁擠的地鐵站裡請你讓路。

👍 Not bad

“Not bad” 聽起來平淡,對英國人來說卻是相當正面的評價。

“I’ve just won £100!” “Not bad!” (不錯嘛!)

這就是英式人情世故的入門指南。如果你在英語交流中遇過表裡不一的情況,歡迎留言分享,也可以加入我們的學習群,大家互相交流,避免踩坑!